MoneyDJ新聞 2025-11-27 06:14:38 黃文章 發佈 紐約商業交易所(NYMEX)1月原油期貨11月26日收盤上漲0.70美元或1.2%至每桶58.65美元,市場在美國感恩節假期前評估供應過剩的前景以及俄羅斯-烏克蘭和平協議談判的情況,近期強勢的空方一部分退場觀望。歐洲ICE期貨交易所(ICE Futures Europe)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1.04美元或1.0%至每桶63.13美元。
路透社引述消息來源報導,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產油盟國(OPEC+)可能會在週日的會議上維持產量水平不變,並把談判焦點放在評估各國的最大生產能力,並用作2027年產量基準線的參考。該組織多年來一直在討論生產能力數據,以作為設定成員國產量目標參照的基準線。
OPEC+已連續數年減產,直到今年4月,八個成員國(沙烏地阿拉伯、俄羅斯、伊拉克、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、科威特、哈薩克、阿爾及利亞與阿曼)開始提高產量。減產在3月達到高峰,總計為每日585萬桶,約佔世界產量的6%。這八個成員國已自4月至12月將產量目標提高約每日290萬桶,並在11月的上次會議上,因預期供應過剩而決定暫停明年第一季的增產。
三位消息人士表示,OPEC+週日不太可能對其第一季的產量政策做出任何更動,也不打算討論該組織在2026年的整體產量水平,後者已在今年5月的會議上達成協議。雖然短期內不調整產量看似維持現狀,但OPEC+討論中的核心議題——成員國最大生產能力的評估與2027年產量基準線的設定——其實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,可能重塑未來數年的全球石油供應格局。
OPEC+產量限制不是依照各國當前實際產能,而是以各國「最大產能」為基準設定配額。基準線越高,一個國家在未來的配額也就越高,因此能生產更多石油、獲得更多的出口收入。也因此,產能基準線不僅是技術問題,更是政治與經濟利益的交織點。
比如奈及利亞認為其官方產能應更高,但國際能源署等第三方評估顯示其可用閒置產能有限。也就是說,即便提高配額,也可能無法真正達到生產目標。對OPEC+而言,這會削弱整體可信度,因此組織遲遲不願妥協。而安哥拉因不滿其配額過低導致無法反映實際產能與經濟需求,最終於2024年退出OPEC+。
OPEC+成員國經濟結構差異巨大,有些需要高油價支撐財政(如沙國),有些需要提高出口量以獲得更多外匯(如奈及利亞、伊拉克)。而隨著美國頁岩油生產創新高,以及巴西、圭亞那、加拿大等非OPEC+頻繁增產,OPEC+若持續維持嚴格減產,恐將流失全球市場份額。因此,OPEC+必須在「維持油價」與「維持市場主導權」之間做平衡。
高盛全球商品研究聯席主管達恩·斯特雷文(Daan Struyven)稱明年油價將進一步下跌,明年將有平均每日200萬桶供應過剩。但他也指出2026年將是目前這波大供應浪潮的最後一年,石油市場將在2027年重新平衡。
(圖片來源: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)
*編者按:本文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,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,概與《精實財經媒體》、編者及作者無涉。
|